第九章、心中的謎團
工農兵學員,是1970年到1976年,在華夏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殊產物。
那時的招生方式,主要以群眾推薦、政治審查、領導批准和學校覆審相結合。
在七年時間裡,華夏先後招了九十多萬工農兵學員。
其中有不少認真用功學習的。
在八九十年代,也湧現了一些出類拔萃的人才。
「方科長,您謙虛了!工農兵學員中,有不少是非常優秀的。
如今,在各條戰線上的骨幹,有許多76級的大學生。
你們在實際工作和社會實踐中的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
在這方面,今後還得向您多學習。」
周海洋說的是心裡話。
理論與實踐是有一定差距。
實際工作中積累的經驗,並不是一個新人一時半會兒就能掌握的。
方科長扶了扶眼鏡框,他怎麼也沒想到,周海洋對工農兵學員竟然有這麼高的評價、和實事求是的認識。
他就是屬於工農兵學員中認真用功學習的。
但是,華夏恢復高考後,隨著77級和78級大學生的入學,給在校的76級工農兵學員帶來了自卑感。
隨著77級和78級大學生的畢業,更讓他們感到心理上的巨大壓力。
不可否認,77級和78級的大學生,普遍有著社會底層的實踐經歷。
而且是華夏各個時期高考錄取率最低,知識分子家庭出身比例最高的兩個年級。
他們入學之後,對知識的渴求和近乎自虐的刻苦學習方式,是空前絕後的。
他們大學生涯的第一天起,就和華夏的改革開放同步。
華夏的每一次嘗試,都在他們的視線和體驗之內,對改革開放的思索和感受最深。
因此,註定了77級和78級的大學畢業生,必定肩負起國家和社會的重任。
他們進入工作崗位後的成功率之高,成長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如今寧洲市和東海省的不少領導幹部,都是77級和78級的大學生。
方啟東感激的握著周海洋的手:「小周,感謝你對工農兵學員實事求是的評價!
咱們既是校友,又是同事,這就是緣分。以後在一起工作,有什麼事情互相切磋和商量,不要客氣!我叫方啟東。
對了小周,聽你的口音,是秦西省的?」
「是的,方科長,我老家是秦西省唐寧市周平縣台山鎮……」
方啟東忍不住打斷周海洋的話:「你是台山鎮人?」
「是啊!台山鎮東坪村,方科長對台山鎮熟悉?」
「太熟悉了!難怪我第一眼見到你,就覺得你有點面熟。
你父親是不是名叫周志剛?會點木匠活?」
周海洋點點頭,一臉驚訝:「方科長認識我父親?」
「當然認識,我當年插隊就在你們台山鎮,在西坪村。
1975年上大學離開西坪村的時候,經人介紹找到你父親,讓他幫助打了一套家具。
去了幾次東坪村,那時你大約四五歲的樣子。
你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對吧?」
周海洋點點頭:「方科長,您這麼一說,我想起來了!
當時跟您一塊上我家的,還有一位高個子大眼睛姐姐,梳著兩個大長辮……」
「那是和我在一起插隊的女知青,是我的女朋友。
讓你父親打的那套家具,就是為我倆結婚提前準備的。
77年恢復高考時,她考上了江城大學中文系。
1982年畢業後,分配在東海省委宣傳部,唉!人家現在已經是正處級了……」
看了一眼情緒似乎有點低落的方啟東,周海洋連忙岔開話題。
「方科長,您剛才說,第一眼見到我,覺得面熟,當年我才五歲呢!時隔十七年,您居然能認出我……」
方啟東笑了:「小周,十七年前見到你的第一眼,我和你嫂子對你的印象就非常深。
不瞞你說,一開始我們還懷疑你是哪位東坪村下放幹部的孩子……
尤其是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會經常談起你。
你話不多,非常聰明,是一個喜歡動腦子的孩子。
而且長得比很多城裡的孩子都白淨,骨子裡透露著秀氣、斯文和靈氣。
小周,找一個周末時間,到我們家坐坐吧?你嫂子要是見到你,一定非常高興。」
「謝謝方科長的邀請,抽空一定去拜訪嫂子!」
「你常回家嗎?父母親身體還好嗎?哥哥姐姐都好吧?」
「家裡人都好!」
「給家裡打電話或寫信時,代我和你嫂子向他們問好。
說西坪村的知青小方和小高,他們就知道了。」
周海洋點點頭,接著問道:「方科長,您看,我什麼時候開始上班?」
「不著急!」方啟東輕拍了一下周海洋的肩膀:「你一會兒到小連那裡,先把生活上的事情安頓好。」
「方科長,今年春節期間,為了準備畢業論文,在東海省做社會實踐和調研。
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到發展研究中心上班。
一年沒回家了,我想請幾天假,回家看看,可以嗎?」
「啊!你一年沒回家啦?那確實應該回去看看!給你一個星期的假期夠嗎?」
「夠!我準備這周四動身,爭取下周三回寧洲,正好中間兩天周末,請五天假夠了。」
「好!沒問題!一會兒我給人事科打個電話,你正好要去小連那兒,順便把請假手續辦了!
既然回去,就好好陪陪家人!這樣吧,還是給你一周時間,你自己掌握!」
「謝謝方科長,那我明天上午準時來上班。」
「好的!」
「方科長,明天見!」
沒想到方啟東這麼痛快就批准了自己的請假,但周海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興。
此時,他腦子裡一直迴響著方啟東剛才的那段話……
「東坪村下放幹部的孩子……」
其實,不僅是方啟東夫妻倆,很多人第一次在東坪村見到自己,都有同樣的感覺……
前世長大之後,他也好幾次在心裡問自己:
為什麼自己和哥哥姐姐長得一點都不像?
為什麼一家人對自己有著一種特別的愛護和照顧?
家境貧窮,七八十年代時,哥哥姐姐讀完初中就不念了。
一家人辛辛苦苦賺錢,省吃儉用,一定要供自己念完大學。
直至重生前,心中的這個謎團始終沒有解開……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