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調教諸天> 第68章 邊防證

第68章 邊防證

  去年,京城首先開始了身份證發放試點工作,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上海、天津、南京等九大城市也相繼開展試點,然後再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發證組織工作。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具體流程為每個街區在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統一協調領導下,以基層派出所為核心單位,從每個戶籍段(現在統一稱片區)入手實施。

  每個戶籍段都被配備5-6名工作人員協助工作,他們都是由政府從轄區企事業單位協調借用的,配合戶籍警完成戶口核對、登記等一系列工作。

  像上海、京城這樣人口超過千萬的大都市,光靠這點工作人員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發證工作,歷史上京城花了五年時間才給全市所有十六歲以上居民發放了身份證,上海的進度也差不多。

  所以到現在為止,高加林還沒拿到身份證,而且由於歷史慣性的緣故,就算他有了身份證,去外地的時候,決定他能不能買火車票、住宿的還是介紹信。

  到了《萌芽》編輯部,總編先批了條子讓他領稿費,根據階梯式印數稿費標準,加印的二十萬冊書高加林能拿到基礎稿酬的三成,又是一千二百多塊到手。

  高加林拿過條子,總編又鋪開紙問道,「你暑假打算去哪些地方採風?」

  「我準備去特區、廣州這些南方城市,看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線到底是什麼樣。」高加林答道,他這次出去是為了看看有啥賺錢的機會。

  如今有句話叫「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所以第一目標肯定是廣東。

  聽到高加林不是去雲南、廣西,總編總算是放心了,「去改革前沿看看也好,如今改革文學也是時興的題材,柯雲路的《新星》去年可是引發了很大的轟動,你要是能寫出這樣的作品,那我這封介紹信也算沒白開。」

  《新星》講述了32歲的李向南來到黃河流域的古陵縣擔任一把手,一上任便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受到了老百姓的熱烈歡迎,卻得罪了當地的保守勢力,最終被擠出古陵縣的故事。

  明年還會拍成電視劇,由當下最紅的小生周里京扮演李向南。

  「我現在閱歷還不夠,寫不出《新星》這樣的作品,不過我可以保證,下學期一定能拿出一部讓您滿意的作品來!」

  其實要寫也能寫,把李達康在金山縣修路的故事改改就是一篇好文章,可惜高加林一個大學生,寫這樣的文章確實有些違和,所以還是過幾年再說吧。

  「不著急,現在先多搜集素材,等你將來畢業進了單位再寫也不遲;我先給你開介紹信,然後讓新亮帶你去辦邊防證,去特區光有介紹信可不行!」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


  歌中提到的這個圈,後來則成為了深圳經濟特區與非特區的分界線,即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俗稱「二線」。

  80年特區建立,為便於管理,特區和非特區之間用鐵絲網修築一道全長84.6公里的管理線,沿線路面用花崗岩石板鋪成,路北側設有高達3米的鐵絲網。

  要想進「關內」,需要出示寫明前往特區的《邊境管理區通行證》或《前往邊防禁區特許通行證》,俗稱「邊防證」。

  而辦理一張邊防證,需要經過單位政審、派出所核查、公安局辦證三個程序,申請手續複雜,要是沒有雜誌社幫忙,高加林怕是跑斷腿都辦不下來。

  說話間,總編已經把介紹信寫好,又取出公章哈了口氣蓋上去,高加林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茲有我社合作作者高加林同學前往廣州、特區等地學習採風,請接洽並予以協助為荷!

  此致敬禮!

  高加林的目光落到介紹信最後為荷兩個字上,這個詞日後難得一見,眼下卻是公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之一。

  荷,動詞,原意是「扛」、「負擔」的意思,如「荷鋤」、「荷槍」、「負荷」,該處表示情感,意思是讓你受累,為此感謝你。

  謝過總編,高加林去財務處領了錢,又在牛新亮的陪同下帶著政審文件等資料去派出所辦邊防證,張長青對高加林暑假期間外出採風很支持,二話沒說就給他把文件準備好了,還囑咐他要是有機會,可以去廣州、特區的大學交流交流,這樣將來進了全國學聯也好開展工作。

  來來回回跑了好幾次,期間還要參加期末考試,高加林一時忙得不可開交,好在臨回家前,邊防證終於下來了。

  邊防證分左右兩頁,中間蓋著上海市局的騎縫章,左邊上首是證件編號,下面是個人資料,姓名、性別、年齡、單位、住址一應俱全,還貼上了本人的一寸照片。

  再下邊是事由:學習採風;前往地點:特區;經由地點:廣州;備註:多次往返有效。

  右邊上首蓋了上海市局的邊防管理專用章,下面是有效日期,只給了高加林一個暑假的時間,明年還想再去就得重新辦證。

  拿到證件,高加林小心翼翼地貼身收好,又去買了一堆禮物,去火車站找熟人弄了張硬臥,舒舒服服地踏上了返家的旅程。

  到了西安,找到銀夏郵局謝科長的熟人,搭上順風車便回到陝北,去教育局劉科長、郵局謝科長家裡坐了坐,第二天繼續坐郵車回到寬州縣城,再轉班車回家。

  進了村,又是一番雞飛狗跳,村民們一個個熱情地打招呼,喊高加林去家裡吃飯。

  到家門口一看,嶄新的三口磚窯已經蓋好了,紅彤彤的磚牆圍出一個小院,院子中間用水泥抹平,上面晾滿了新收割的小麥,窯洞門口也嵌了一圈兒紅磚,看起來格外氣派。

  「回來咧,娃他媽,殺雞做飯,給娃用新麥面蒸饃吃!」看到孩子回來,玉德老漢高興地咧開了嘴。

  吃蟲子長大的走地雞,配上新麥子磨麵蒸的饅頭,高加林胃口大開,一連吃了好幾個。

  村里人也都知道他今天剛回家,肯定有很多話要和家裡人說,也沒人過來打擾,吃完飯,高加林繼續給父母說著大學裡的趣事。

  正說到高興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了呼喊聲,「玉德叔,聽說加林回來了?」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