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籌建情報組
第五十五章籌建情報組
幾天後,李輔國戀戀不捨地送走了老師張其鍠,張其鍠隨行的,僅有兩個追隨他多年的部下及江義華率領的一個班的衛兵,吳佩孚原打算給他安排一個連的衛兵,他卻堅決不要。
老師此一走,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李輔國的心裡空落落的,悶悶不樂了好幾天,即使在慶功會上被提升為少校,也沒能讓他從鬱悶中走出。
任何時候,工作都是讓人忘卻不快的良藥,當李輔國坐在張維江面前,談起情報組下一階段的工作計劃時,他才恢復了正常。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𝐜𝐨𝐦
說起情報工作,李輔國不能說一竅不通,但也知之甚少,畢竟大學畢業入伍還未滿一年,但問題是,滿大帥府,又有誰有這方面的經驗呢?
張維江顯然深知這一點,因此,在李輔國按老師的提醒,匯報了在洛陽、奉天、廣州三地布局,將奉系和廣州國民政府作為主要監控對象的思路時,張維江迅速認可了這一開展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只是著重提醒了李輔國一點,一定要儘快展開工作。
李輔國坐在公事房中,認真地思考著如何儘快展開情報工作,張其鍠走後,他及副官的公事房空了下來,也沒人坐進來,兩間房就成了情報組的辦公場所。
開展工作,第一是人手,目前,他這個情報組組長,手下只有一個兵,軍訓時的老熟人,也是朋友,孫來運,這次直奉大戰,他未能隨軍出征,所以依然掛著少尉軍銜,比起同時進入大帥府的李輔國,差了三級,雖然還看不出他有什麼過人的能力,但據他說,他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東亞政治專業學習時,有不少同學目前散布在各個勢力,奉系、廣州方面均有,也許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洛陽本地,對外來政客說客的監控,可以和孬蛋兒他們的警察系統合作,也可以和高檔的旅館、飯館及青樓合作,一旦發現有什麼異常動向,再安排專人跟蹤,探聽消息,人手倒不用發愁。
奉天方面,需要有一個能夠進入奉系,與奉系軍政中高層打交道,來打探消息的有力人士,找誰呢?李輔國沒怎麼考慮,就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王承乾王大公子。
他的父親王占元,是直系宿將,做過8年湖北督軍,而且這次直奉戰爭後,還不甘寂寞地出任了北洋政府的調停大員,自然與奉系高層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為兒子聯絡一些奉系中高層人士,應該沒有任何難度,況且,他是被吳大帥搞下台的,兒子脫離直系軍方,到奉天從軍、從政或做生意,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廣州方面呢,可以考慮派孫來運過去,只是他畢竟是富家子弟,軍政兩界的關係可能不夠,即使有幾個同學,也才畢業沒有幾年,能接觸的層面也不會太高,看來,還需要另外尋找層面較高的關係。
至於其他輔助人選,李輔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多年的夥計,季峰和楊寶存,季峰喜歡動腦筋,考慮問題全面細緻,一直是他們這個小圈子的狗頭軍師,十分適合做情報工作,還有就是他的發報技能,也可以起到作用。
楊寶存,則是踏實肯干,任勞任怨,做起事來,一絲不苟,讓人放心,另一方面,李輔國也有心幫這位老大哥一把,希望他能收入高些,家裡的日子也好過些,他至今還記得,初五那天團年時,楊寶存那令人心酸的「高興事兒」。
當李輔國找到這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談及希望他們過來幫助自己時,季峰爽快地答應了,並雀躍地表示願意儘快過來,經過這次直奉戰爭,他也已升為下士。
而楊寶存,卻令人意外地拒絕了李輔國的邀請,他捨不得他的工友,捨不得他加入的共產主義學習小組,他認為,只有共產主義,才是挽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他甚至不厭其煩地向李輔國講了一個多小時的共產主義思想和綱領,希望李輔國也能和他一樣,信奉共產主義,只是此時的李輔國,信奉的是吳大帥的「武力統一中國」的主張,所以只好遺憾地放棄了這個人選。
在楊寶存處碰了壁,李輔國又找到孫尚武、孫尚斌兄弟,這兩兄弟表現十分踴躍,高級中學畢業這幾年來,他倆一直在自家的振洛武館幫忙,早就盼望著有份正經工作,收到李輔國的邀請,都是開心不已。
與王承乾的溝通也算順利,探親歸來的王承乾雖然已經因這次大戰升為中校,但他自知,以他父親王占元與吳大帥的關係,中校也就基本到頭了,再往上升,如果不直接帶兵,幾乎沒有可能,所以爽快地答應了李輔國,前往奉天,助坤弟一臂之力。
只是他拒絕了李輔國讓他直接去奉系軍界或政界任職的提議,他建議,他以做生意為名前往奉天,這樣可以更從容地與奉系的高官子弟交往,從中打探消息。
至於做什麼生意,兩人一番研討之後,決定王承乾在奉天,開一座最高檔的茶樓,茶樓帶戲園子,而且提供鴉片,甚至開賭,將奉天軍政各界的紈絝子弟一網打盡。
經過三天的思考,和不斷地與人溝通,李輔國最終形成了一份書面的計劃書,大體就是,洛陽本地,與警察系統合作,並各選擇三家高檔旅館、飯館、青樓作為監控地點,王承乾與孫尚武去奉天,從開辦茶樓入手,而廣州方面,則派孫來運與孫尚斌過去,孫來運進入政界,孫尚斌從軍,只是層面低了些。
大帥府,則由李輔國本人和季峰坐陣,進行情報的匯總和分析工作。
看到李輔國的工作計劃書,張維江滿意地點點頭,同意了情報組的下一步工作按計劃實施,也同意了孫來運與季峰各提升一級的申請,對兩萬大洋的經費也利索地簽了字,只是習慣性地叮囑李輔國,儘可能地節約使用。